專利小知識
淺談技術概念如何符合申請專利之專利保護標的
13
Mar. 2025

因此,申請人在研發創作新技術,應透過以下策略強化專利申請的合規性與保護力:

  1. 專利標的適格性(Patentable Subject Matter

o   確保技術方案屬於「發明」、「新型」或「設計」等專利類型之規範內,避免落入不受保護的類別;例如: 純粹的數學方法、抽象概念或醫療診斷方法,就屬於不可專利或不受保護的範圍(但醫療器材是可以提出專利申請)。

o   技術方案僅涉及軟體或演算法而已,依據台灣專利審查標準規定「技術方案」,即技術還必需具備能解決特定技術問題、以及具備其技術應用性之具體應用場景的實施例之揭露,強調技術方案的技術效果,如此才較容易符合專利標的。

  1. 專利要件之可專利性(Patentability Requirements

o   新穎性(Novelty:須證明「技術方案」相較於現有技術具備新穎特徵,避免因早先公開的技術資料(Prior Art)而導致專利被駁回。

o   進步性(Inventive Step:需強調技術方案的技術突破,避免被審查機關認定為「顯而易見」(Obvious),無法解決特定技術問題,導致技術方案不具備其技術效果而致專利被駁回。

    • 產業應用性(Industrial Applicability:需具備可商業化落實的可能性,說明技術方案如何應用於特定產業,避免被認定為純學術研究或純粹的現有技術轉用等因素,導致專利被駁回。

 

  1. 技術公開範圍與保護策略

專利申請會公開技術內容,若技術核心競爭力無法透過專利有效保護,可考慮:

o   將部分技術保留為營業秘密保護(如 AI 模型訓練細節),搭配專利保護周邊應用。

o   透過申請多層次專利的策略,包括有核心技術與周邊應用及改良技術之專利申請,確保技術的完整保護。

 

結語

在台灣專利法的框架下,技術概念要成功獲得專利保護,企業與技術創作者應與專業專利師或專利代理機構合作,這樣可以大幅提高技術專利的通過機率,同時確保技術獲得有效保護。你目前有特定技術想要申請專利嗎?我可以幫你如何最佳化專利內容!

訂閱電子報